对于此次未能亲自前往库克山的三文鱼场,手刃一条刚出水的三文鱼,掌门一直都耿耿于怀。本来行程中也没有安排这一项,只是同样馋得很的八道读了我们那篇关于极品三文鱼:世界上最新鲜最纯净的淡水三文鱼的文章后,就心心念念的想体验那种入口即化的感觉,于是硬是在已经被上海风雪耽误的行程里加上了这一项。
Read More
护法原来是不会做面食的。但是那个时候掌门生得太英俊潇洒了,护法迷掌门迷得太厉害了。用掌门的家乡话说就是迷得五迷三道的。 知道掌门的命门就是面食,尤其是烧饼和家常饼。只要有饼,哪怕质量再差,掌门也决不肯碰米饭;护法就决定要控制住掌门的命门以解后顾之忧。后来的事实证明这是护法做出的最英明的决定和最明智的投资了。
Read More
2008年回国休假,是在十月底。这天一个念头突然蹦出脑海,想吃点儿海鲜,尤其是青岛的海鲜,因为很是怀念儿时在青岛度过的美好时光。记得当时最馋海嘎拉(蛤蜊),央求大人去市场买上几斤,回来还要到海边提上两桶海水,浸上至少半天,把沙吐净,清水煮开。啥也不蘸,那叫一个鲜!照护法的话说,鲜得咧,舌头都要吞掉。而提到青岛啤酒,在当地是一定要喝散啤的。家里喝的话,就到门口小店里用塑料兜装上两升,拎回家后就挂在门把手上,喝多少倒多少。
Read More
另外又想起饺子(确切地说是指水饺)在南北方的区别,记得多年前到上海拜访护法家的时侯,正好是在过年的时候。好心的护法父母特意包饺子给我吃,让我非常地感动。他们从街上买来轧制的饺子皮和馅儿,蘸着水把饺子一个个地包好,看得我好想哭。煮出来,饺子们都笑了,我就更想哭了。即便这样,心里还是暖乎乎的。
Read More
一直对红油火锅很喜欢。记得上个世纪(1995-98年左右)在天津民园体育场附近,有一对小夫妻,在民园体育场附近的街口开了一个麻辣火锅店,叫做兰兰火锅。据说妻子兰兰来自成都或是重庆,亦或是四川某个地方,带了锅底秘方。说是店,其实也就仅比摊位略大,店面是建在一所院墙边的临建房,大约有8、9平米,客人多了,便在路边支起一溜桌子,却从没有听到过抱怨。
Read More
我们大多眷恋故土,但能做到不抱残守缺, 真正的了解故乡和异地的饮食,却不容易。人在海外,最不容易适应的,还是那一副肠胃。今天就唠叨一下天津的美食。
走了一些地方,常常听到一些外地人提起天津的美食,张口狗不理的包子,闭口桂发祥的大麻花。其实这些品牌早已被政府的反市场行为糟蹋了。直到八十年代的时候,东西还确实地道、好吃。
Read More
护法从小就喜欢吃甜的,喜欢吃奶制品;在所有奶制品中,一直对酸奶情有独钟。不仅是因为其丰富的营养价值和潜在的减肥功能,而且是因为其口感。浓浓的酸酸的甜甜的。到新西兰后得知新西兰是一个以奶制品而出名的国度后,喜出望外。心想这下可以尽情的品尝可能是世界上最好的酸奶了。到了超市才发现,酸奶的品种太多了,牌子多,口味多,包装多,看得晕晕乎乎的。不知选哪一个。最后与掌门商量确定以价格为标准,从最便宜的吃起来,争取在尝遍所有酸奶前找到我最爱吃的。以每周一盒的速度,估计两三个月可以吃个遍了。
Read More
掌门是天津人,所以在吃遍五湖四海,大江南北,海内海外的各种美食后,在午夜梦徊之际,流着口水念念不忘的还是家乡的美食。因此每次去奥克兰,掌门一定会光顾位于全奥最著名的倒霉路上的“津味十足”。 津味十足是一家天津风味的早点铺子。这家铺子门面不大,装修也不显眼,但是老板一口纯正的天津话加上各种地道的天津早点吸引了八方的饕餮光顾。
Read More
掌门时不时地总想下下馆子,无奈,惠灵顿的华人太少,相应的华人菜馆就少了,做得好的菜馆就少更少了。 吃过几次后,掌门痛下决心,不再下惠灵顿的中餐馆了,以后要吃就去奥克兰吃。想想为吃一顿饭跑这么远,不得不佩服掌门谨遵美食法则Rule No.1 为了美食决不将就的精神。 这次经一朋友推荐,说奥克兰新开了一家川菜馆,叫王家味,口感还不错。 掌门马上兴奋的抓了两张机票,领着护法就飞去了奥克兰。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