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只知道掌门是个牌痴,一沾桥牌连吃都能先放到一边;刚看的电影讲的啥转眼就忘,可几个月打过的那副牌牌却能记得清清楚楚,还能一张一张地把整个牌局复述一遍。这次到南京护法又长了见识,认识了掌门在奥克兰打比赛时结交的牌友:Alice和Julia,才发现这两位竟然是比掌门还要更胜一筹的牌痴。
Julia是来自南京的无锡人,Alice 是来自南京的上海人,都已经移民新西兰。在奥克兰打桥牌认识后一见如故,到处打比赛,这次回国就是为了参加海南博鳌的一场世界桥牌锦标赛。掌门与她们通过桥友介绍在微信群里相识,恰逢掌门江南游兴正浓,想去南京吃喝一番,两位牌友就当了东道主好好接待了我们一番,带我们寻访金陵古迹时,两人一得空闲就从随身包包里拿出桥牌约定系统和叫牌记录讨论起牌理来,专注而又痴迷。
话说那天我们从无锡到南京搭的是无比方便的高铁,一个小时就到;正是熙盛源小笼包齿香犹存,南京小吃已是铺天盖地了。南京的高铁站通道和地铁站的相连,很方便;通道两边的宣传画和别处城市不同,很有些古味的书香气。无愧于六朝古都的名号。
Julia 和 Alice 早早地就在地铁口等我们了,一出站台就看见她们俩了。热情相迎上前,掌门介绍了我们认识,没说上 几句话就被从地铁站各个站口涌进涌出的人群推来挤去。 一看已经到了吃午饭的时间,我们就先不去酒店办入住而是直接去吃午餐的地方,南京大排档。
南京大牌档是20多年前开始营业的, 把江南一带的小吃民厨集中在一起建成了室内大排档风格的饭店。装修很有些清末民初茶楼酒肆的风格,门口有古装堂倌迎客,店堂里有很多着蓝花衣裳的姑娘服务员在八仙桌间穿来梭去,天花板上挂了不少红灯笼,边角处的案几上摆着几件青花瓷。大堂周边有大大小小各种不同江南风格的小阁包间。大堂中间还有一个小舞台,晚餐的时候有评弹表演,江南韵味十足。
午餐高峰,诺大的店堂满满登登全是人,我们四个好容易看到一桌人正在抹嘴巴象是吃完了的样子,就巴巴地挤了过去,围在人家身边等着。这么热火朝天的景象,让掌门食欲大增,顺手从旁边擦身而过的服务员姑娘手里扽了一份菜单就开始研究了。Julia则叫住服务员,熟练地报出了几个招牌菜,又要了一个桌牌号,省了不少等候时间。
很快我们就坐下了,不大的一张方桌,几个菜一上就摆满了。四周人声鼎沸,碗筷调羹酒杯叮当响个不停,太有就餐气氛了。
可能是护法特别爱吃小笼,所以对她家的招牌烤鴨包印象最深。用小笼包的做法,换成了烤鸭肉做馅子,鸭油汤汁包裹着, 轻轻咬破皮,也是满口香味,口感不错。清蒸白鱼鲜嫩可口,南京板鸭咸香浓郁。
南京大排档有好多家分店,今天我们去的是位于德基广场里的这家。因为好吃,第二天晚上逛秦淮河夫子庙的时候,又去夫子庙的分店里吃了一顿晚餐,听了几出评弹。
虽然只有我们两个人,好在大排挡的菜份都小,我们还是点了一大堆,零零碎碎的也摆满了一桌子。把上次看上眼而又吃不下的个样来了一份。
结帐的柜台
据说今年天津北京也开了分店,大大方便了一票当地的老饕。只不知是否会江南为桔,江北为枳呢。
秦淮小吃不能错过